“骈文”又称“骈体”“俪体文”等,是一种具有鲜明汉语言文字特色的文章体类。在中国文学史上不仅涌现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骈文作品,而且对文学史上其他文体也产生了重要的辐射影响,推动了文学文体的演进。近日,记者采访了国内骈文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,了解骈文研究的最新动态。
深刻影响后世文体
骈文是中国特有的文体类型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谭家健表示,骈文充分发挥汉字是方块字、单音节、一词多义等特点,可以使本来参差不齐的散句形成整齐、对称、音韵和谐的美学感受,还可以用多义词组成委婉、含蓄的词组,具有特殊意味,引发更多联想的文化境界。“它使普通散文上升到艺术美文的层次。”他告诉记者,骈文从魏晋正式形成后,很快影响到散文、诗歌、和辞赋(骈赋),使这些文体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对称美、音韵美和含蓄美,提高了整个文坛对艺术美的追求。
在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莫道才看来,骈文从文体类别上属于散文类,但对诗歌、戏曲和小说等其他文体产生了跨文类的辐射影响。这表现在句式上将骈体句式渗透到其他文体中去,并产生了积极影响。六朝时代,诗歌的骈化对永明体诗歌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。永明体讲究四声和对仗,对唐诗的基本形态——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。“在唐初出现了全用骈体写成的文言传奇小说《游仙窟》,可以看出骈文的影响。到了元代,作为一代文学代表的戏曲的唱词也大量采用了骈句。明清章回体小说回目多采用骈体句式,整齐简洁,在概括小说的情节内容上具有很大的优势,同时还出现了骈文小说。”他表示,骈文的跨文类渗透是文体演进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。
“讲究对偶、隶事、藻饰和声律等是骈文自足性的体现,而辞赋、序跋、表启、制诰、杂记等如果以骈俪句式为主就属于骈文,则是其兼容性的表现。”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吕双伟表示,骈文的这种特殊的属性对后世小说、戏曲等产生了重要影响。一是语言的骈俪化。如明代戏曲史上的骈俪派,多用四六句式,追求华丽辞藻,大量使用典故等,这标志着南戏由俗变雅,由民间舞台走向文人案头,从而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形式。二是内容的学问化。小说戏曲中的骈俪,多使用前代,多是经史典籍中的典故,体现了宗经尚古的文化心理,也一定程度上将经典中契合现实的语言、故事通过小说展现,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。三是风格的典雅化。小说戏曲中的骈俪,不仅增强了其整齐错综、声韵和谐之美,还延宕叙事,强化抒情,形成纡徐舒缓的节奏,多具有雍容典雅之美。
聚焦当前研究热点
改革开放以来,骈文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,成为古典文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。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于景祥认为,当代骈文研究主要有两个热点:一是文献的搜集与整理,如《〈骈体文钞〉校注》《〈四六法海〉校点》《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》《明清骈文文献整理与研究》等等都已问世。“另一个是骈文史的写作,如《骈文史》《中国骈文通史》《骈文史论》《中华古今骈文通史》,还有一些断代骈文史也相继问世,成为研究热点。”他说。
当前骈文研究逐渐成为了学术热点。文学史的各个阶段都已经有所涉及,骈文作家作品论、骈文史都列入研究视域。莫道才表示,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骈文的资助的数量越来越多,力度越来越大。已资助重大项目有2项,重点项目有1项,普通项目22项。出版专著、发表论文众多。同时以骈文研究硕士论文选题的也越来越多。以前薄弱的清代骈文研究,渐渐成了骈文研究的新热点。专门刊载骈文研究成果的《骈文研究》集刊已经出版了三辑,为骈文的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平台。
“当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明清骈文理论、明清骈文作家作品及明清骈文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方面。”吕双伟表示,关于明清人所选骈文选本《四六法海》《骈体文钞》《国朝骈体正宗》《骈文类纂》的选编宗旨与价值、孙梅《四六丛话》的骈文观念、阮元宣扬的骈文正宗理论等成果丰富,论述周全。陈子龙、陈维崧、袁枚、洪亮吉、汪中、李慈铭、王闿运的骈文态度、骈文内容与艺术特征、骈文史地位等得到深入发掘。明代吴中派、清代常州骈文、江浙骈文、湖湘骈文与地域、家族、文化关系的研究也方兴未艾,取得突出成就。此外,宋代四六批评、四六与政治、科举等的关系,也得到重点关注。
薄弱环节依然突出
近四十年来骈文研究的成果是可喜的,但比起古典诗歌、小说、戏剧的研究,骈文和散文都相对薄弱。在谭家健看来,这主要体现在理论深度广度着力不够,某些基本概念、基本界线,学界还较为模糊。“骈文的定义,骈文与散文、与辞赋的区别,骈文的起源和成熟等等,学界的认识还莫衷一是,多数论著停留在介绍与赏析上。”他说。
于景祥表示,目前看骈文研究的薄弱环节主要是三点:一是研究者解读骈文的文献资料的能力急需提高。例如有些文献资料相当重要,但是其中有些文字不易辨认,所以有些研究者只好放弃。二是理论水平不高,思辨能力不足,所以对问题的分析往往不够深入,平面化的叙述和介绍过多。三是重复劳动较多,选题重复、观点重复的现象比较突出。
“目前单个骈文作家研究多,综合性的研究稍嫌不够。”莫道才表示,理论性研究需要加强。此外,骈文文体视域的研究多,但从文学史整体角度研究骈文的还不多,缺乏与其他文体的交叉关系研究,从文化史大视野研究更不够,需要拓展视野。
继续开拓文献整理
相对于诗词、戏曲、小说等文体来说,骈文研究依旧较为冷落。吕双伟建议,未来可以在骈文文献的整理和骈文学体系的建构两个方面进行开拓。随着国家对古籍整理的高度重视,骈文文献的整理应该是重点方向,如历代骈文集叙录、历代骈文批评资料校注等,尤其是明清时期的骈文集,绝大部分都没有整理。同时,要加强对六朝至清代骈文文本和骈文理论的研究,提炼具有代表性的骈文研究话语,从而推动骈文学体系的建构等。
目前影响骈文的深入的主要还是文献的获取,除了常见的一些总集和别集外,大量的骈文集分别收藏于各个图书馆,明清以后的尤其如此。莫道才表示,要推进骈文的文献整理和文献影印丛刊,学术研究提供原典文献总集和别集,以及研究文献整理。
于景祥同样表示,未来亟需对骈文理论文献和文本文献进行深度整理。“目前搜集工作成果显著,深度整理明显不足,开拓空间很大。”他说。